8月15日,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完成了一场两个多小时的会谈。红毯两侧停放着美军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机高杠杆股票配资平台,B-2隐形轰炸机编队从头顶掠过——这场面堪比冷战高峰时期的元首会晤规格。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匆匆登上专机,没有按计划与普京共进晚餐。现场记者注意到,原定晚餐取消,双方领导人只是简略提及谈判进展后便各自离去。全球媒体都在猜测:这场高调会晤究竟取得了什么成果?
峰会结束后数小时,特朗普坐在福克斯新闻的摄像机前,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是否会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新关税?
他的回答让市场松了口气:“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我觉得我现在不用考虑这事了。”他停顿片刻补充道:“当然,我可能两三周后还得再考虑,但现在不必了。”
这个表态来得突然。就在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还公开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关税,作为向普京施压的手段。印度已经尝到苦头——自8月27日起,美国将对印度产品关税提高至50%。
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最大的买家之一,原本被认为是下一个目标。但特朗普的突然转向,让这场预期中的贸易风暴按下了暂停键。
时机选择颇具深意。就在五天前,美国刚刚同意将中美贸易休战延长90天。若此时对中国能源采购加征关税,刚缓和的贸易关系可能再度紧张。特朗普显然不愿冒这个险。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方保持了战略定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明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完全合法正当,中国将继续依照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措施保障能源供应。
这种立场不是空谈。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之一,能源安全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俄罗斯石油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多元化供应源,放弃这一渠道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原则。
特朗普暂缓加税的决定公布不到24小时,外界就注意到一个细节:中国在六月份增持了价值一亿美元的美债。金额虽小,信号意义明显——中国愿意与美国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保持合作。
这种冷静应对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日益成熟的外交智慧。既不屈服于压力,也不主动升级对抗,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理性选择。
当中国获得关税“缓刑”时,印度却成了贸易战的前车之鉴。特朗普政府已对印度产品实施双重叠加关税,总税率高达50%。
第一重是25%的“对等关税”,理由是印度长期维持较高贸易壁垒;第二重是25%的惩罚性关税,针对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种组合拳让印度出口商措手不及。
印度陷入两难:继续购买俄油面临美国市场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减少采购则要承受国内能源成本上涨压力。这种困境暴露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
特朗普对中印的差别对待传递明确信号:美国在处理与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争端时更加谨慎。中国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完整的产业链使其在全球贸易中拥有更强议价能力,这是印度无法比拟的优势。
特朗普的“两三周后再议”不是简单让步,而是典型的谈判策略。他公开设定时间窗口,等于让所有相关方——中国市场、美国企业、国际投资者——都感受到悬在头顶的剑。
这种手法有鲜明的“特朗普风格”。通过制造可控的不确定性,为后续谈判积累筹码。若未来几周俄乌局势或能源市场发生变化,关税威胁可能随时重启。
普京似乎深谙此道。他在会谈中巧妙满足特朗普的“面子需求”:再次声明俄罗斯没有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这给了特朗普对抗国内政敌的弹药;还恭维说“若2022年是特朗普执政,战争就不会爆发”——这话正说进特朗普心坎里。
特朗普则投桃报李,宣布暂停新制裁措施,并公开表示“俄罗斯是核大国,与其重建对话是恰当的”。这种互动为美俄关系创造了难得的缓和窗口。
峰会最大转变在于特朗普对乌克兰问题的表态。去阿拉斯加前,他公开说:“我提议停火,泽连斯基已经同意,现在就看普京是否答应。”
会后特朗普的口径完全改变:“当下主动权掌握在泽连斯基手中:和平协议能否达成,取决于他。”他更明确表示欧洲国家也应参与协议,并承认泽连斯基可能拒绝提议。
这种转变让乌克兰压力倍增。会晤结束数小时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紧张通话。次日,泽连斯基宣布将于8月18日赴华盛顿与特朗普会面。
特朗普已放话:如果与泽连斯基的会晤顺利,将着手安排美俄乌三方会议。乌克兰面临艰难选择——接受可能包含领土妥协的方案,还是冒险失去美国支持?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的点评一针见血:“特朗普没吃亏,普京却明显占了上风。”他认为俄罗斯成功避开制裁威胁,还在前线占据主动时实现美俄直接对话,而泽连斯基被晾在一边。
特朗普暂缓对华加税的决定客观上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喘息空间。中美贸易休战延长90天的协议刚刚达成,若此时再起关税争端,对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不啻于当头一棒。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贸易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5%,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实际成本将由全球消费者分担。
中国对能源合作的坚定立场也有利于全球市场稳定。作为最大原油进口国,中国的能源需求是国际油价的重要支撑。多元化采购既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也有助于避免全球能源市场过度波动。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中国展现出平衡而务实的姿态——既维护正当贸易权利,又不主动升级对抗;既坚持独立外交政策,又对建设性互动持开放态度。这种稳定性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尤显珍贵。
峰会结束三天后,印度出口商正在计算50%关税带来的损失,而中国港口油轮依旧有序靠泊。特朗普那句“两三周后再考虑”像悬在太平洋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普京离开阿拉斯加前做了一件事:前往当地二战纪念地献花。他特意提到二战期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援助的历史。这位政治棋手总在提醒世界:大国关系从非一成不变。
泽连斯基即将飞往华盛顿。他手中筹码不多——乌军前线仍旧依赖美国援助。特朗普的关税时钟滴答作响,两三周后指向何处,可能取决于未来几天白宫会谈的结果。全球贸易的巨轮在暂时避开冰山后,仍在未知水域航行。
信息来源:特朗普:暂不针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
2025-08-17 13:25·中国能源报
广瑞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